戴小华教授:积极干预,双心同治,开辟冠心病治疗新路径

时间:2023-07-16 21:11: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3.3亿人,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1]

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和疾病管理能力,降低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好医生倾情策划发起《天心相伴》系列高端访谈活动。本期高端访谈特邀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戴小华教授,围绕冠心病的早防早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等话题进行精彩分享,进一步唤起民众对冠心病的防范意识,科学、理性地认识冠心病,最大程度减少冠心病带来的危害,共同推动我国冠心病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慧眼识病,“双心”同治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也称为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形成粥样斑块并造成血管腔的狭窄或阻塞。戴小华教授介绍说,冠心病早期的病变程度不重,血管狭窄还没有导致患者的心肌发生严重缺血,多数患者没有临床表现,所以早期很容易被忽视。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心绞痛,心绞痛的发作恰恰表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严重狭窄。患者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爬楼等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绞痛。

冠心病早期发病如此隐匿,应该如何明确诊断呢?戴小华教授指出,有些患者可能会由于心理原因,经常感觉胸部憋闷、疼痛、气短等,这些不一定就代表是冠心病本身引起的症状,我们还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来加以明确,比如冠脉造影、冠脉CTA、心电图检查等,不能仅仅根据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冠心病。

近年来,“双心”问题备受关注,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又可以作为诱发因素加速原有心血管疾病的进程,导致临床预后恶化。

戴小华教授表示,在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精神心理障碍。这部分患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患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房颤、心律失常等,同时合并有精神心理障碍;另一种可能没有心血管基础疾病,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也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导致患者误以为自己患有心血管疾病,所以不断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

“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比如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主诉的症状可能与冠心病关系并不大,这时要考虑患者是否有心理问题。一旦患者出现心身疾病,我们一定要进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有助于更好地治疗基础疾病。”戴小华教授强调,“很多心身疾病会加重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患者如果患有心理障碍,并且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血压波动会比较大,即使医生不断为其调整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依旧难以达标。还有一些早搏、房颤的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后,症状会无限放大,使得病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工作压力较大的年轻人并没有心血管基础疾病,但也会出现心慌、气短、心跳加快等症状,虽然在医院进行各种检查的结果显示正常,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如果医生仅根据检查结果认定患者一切正常,显然患者是不会满意的。因此,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干预,使患者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无论对于心血管基础疾病,还是心身疾病都会有所助益。”

降压达标,远离冠心病死亡威胁

冠心病和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便认识到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二者相互并发出现,相互影响[2]。诸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常合并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3,4],其中高血压被认为是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戴小华教授强调,高血压之所以会引起冠心病,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形成斑块,造成管腔狭窄,尤其当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长期吸烟、缺乏锻炼等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高血压既是一个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引起冠心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一系列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除了针对冠心病本身的治疗之外,积极降压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研究发现,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是连续的,如果收缩压增高15mmHg或者舒张压增高10mmHg,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分别升高1.26倍和1.17倍[5]。如果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就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收缩压每降低10mmHg,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就下降17%,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也有类似结果[6]

戴小华教授建议,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必要时可与中医药联用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显示,芪参益气滴丸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高血压患者,可减少12个月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提高12个月内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血瘀证计分和生命质量[7]。除了积极降压,针对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也应进行综合干预,冠心病才能得到更好地治疗。

中西合璧,开辟冠心病治疗新路径

随着临床对冠心病发病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新技术、新器械、新药物的出现,冠心病的治疗取得长足进步。戴小华教授表示,药物治疗不仅能改善冠心病的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猛,过去很多药物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心血管介入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对于无法进行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使之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不容忽视的是,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冠心病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论述,《内经》对其症状描述为“真心痛”“厥心痛”。汉代《金匮要略》对其定名为“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中医的胸痹、厥病或真心痛,该病主要因正气亏虚,年老体衰,加上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寒冷刺激、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脏腑功能损伤,阴阳气血失调,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胸阳不振,使心脉痹阻而致。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防治冠心病的新趋势,如何把握好中医药介入冠心病治疗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戴小华教授指出,中西药联用并不是简单的“1+1=2”的概念。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多现代医学不能解决问题时,一般是中医药介入的最佳时机。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是一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例如,对于进行过心脏介入治疗的心梗患者仍然会有心绞痛发作,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运动耐量较差,需尽早使用芪参益气滴丸等中医药来进行干预。

戴小华教授介绍,一项由张伯礼院士牵头的芪参益气滴丸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循证研究结果显示,芪参益气滴可以降低心梗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事件,脑卒中、肺栓塞等非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芪参益气滴丸在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防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且安全性好[8]

据了解,芪参益气滴丸组方包括黄芪、丹参、三七。其中,黄芪是中药里补气的最优选,并且黄芪占比在50%,可改善气短乏力症状。丹参在《药典》记载有活血祛瘀,清心除烦的功效。三七亦为活血化瘀之药,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组方的功能主治恰好对应冠心病的“气虚血瘀”症候,并能改善其所致的多种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戴小华教授补充说,一项纳入10个RCT研究、共1052例受试者的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心梗相比,芪参益气滴丸可提高提高心功能,包括显著改善射血分数、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急性心梗后左室重构,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9]

参考文献: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科学出版社:北京, 2022.

[2]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54,288.

[3] Faghihi-Kashani S,Bonnet F,Hafezi-Nejad N,et al. Fasting hyperinsulinaemia and 2-h glycaemia predic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Metab,2016,42( 1) : 55-61.

[4] Kianoush S,Al RM,Cainzos-Achirica M,et al. An Update on the Utility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ing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Prediction[J]. Curr Atheroscler Rep,2016,18(3):13.

[5] Miura K , Daviglus M L , Dyer A R , et al.Relationship of Blood Pressure to 25-Year Mortality Due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All Causes in Young Adult Men: The Chicago Heart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1, 161(12):1501.

[6]Ettehad D, Emdin CA, Kiran A, Anderson SG, Callender T, Emberson J, Chalmers J, Rodgers A, Rahimi K.Blood pressure lowering for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 2016;387:957–967.

[7]谷丰,杨巧宁,白瑞娜,等.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8,13(10):2396-2400.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8.10.007.

[8]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2013:738391.

[9] 王昆,戴小华. 芪参益气滴丸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心功能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5):653-658.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19.05.003.

上一篇: 他汀类药物,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有2个指...

下一篇: 视神经双轨征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