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当下就能用的,回头把那些白细布染成胭脂色或者绛紫色在做冬天的棉被。”
萧芷兰听这舒漫吩咐,整个人都惊呆了。
她以为她给舒漫当奴婢,能吃上一口饭饿不死她就知足了,毕竟舒漫也是农户出身,就算家里有点银钱,也不可能一下养活这么多人。
可现在她不仅吃上饱饭,甚至还能穿上细布的衣衫,有厚棉被,她感觉这一切都好似在做梦一般。
“萧大婶你在听我说话吗?你赶紧把东西拿你们屋里去,下午的时候就先做被褥吧。”舒漫见萧芷兰半天没说话,说话的时候声音稍微大了一些。
“苏姑娘,我们都是奴婢,不用这么好的被褥,现在家里这两床就足够了。”萧芷兰连忙摆摆手说道。
“萧大婶,就两床被褥,你们这么多人睡个一两天还行,时间久了肯定是不够的,你赶紧拿屋里去,下午都裁剪了,能做几床做几床。”
萧芷兰
舒漫把事情吩咐好,让大家各自去忙,她则闻着味去了厨房。
“余婆婆你这馒头里都加了什么啊,五颜六色的。”
舒漫也不怕热,余婆婆刚打开锅,她就拿了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馒头出来。
“这里放东西可多了,我把麦子,小黄米,大黄米玉米,红高粱,黑高粱,全都放在石磨上一起碾碎,然后加上水牛奶发酵做的馒头。”
舒漫听余婆婆如此说心里暗暗惊叹,这才叫粗粮馒头啊,听着就健康。
舒漫把大馒头一掰为二,给了宋以淮一半,她咬了大口,果然如她预料的那般,加了水牛奶的粗粮馒头不是一般的香啊。
就在舒漫想吃第二口的时候,她只感觉有人在她背后盯着。
回头一看,好家伙,一群小萝卜头站在厨房门口,眼巴巴看着舒漫手里的馒头。
舒漫大笑,她怎么把这群小娃娃给忘记了。
“都排好队,一人半个馒头,先让你们解解馋。”舒漫笑眯眯的说道。
舒漫坐了一天牛车,从长泰县赶回来,如果不是灵泉水让她强撑着精神,这会怕是早就累趴下了。
她随意吃了一些馒头加咸菜,就跑上楼去补觉了。
补觉之前,还不忘在空间又种了一些棉花。
今年注定是个寒冷的冬季,她多种一些棉花心里也安心。
迷迷糊糊中舒漫心里还想着她要给顾掌柜染一匹红罗锦,只是这个上好的素锦她要去哪里弄啊。
要不她用顾掌柜家的糊弄一下?
可是顾掌柜家的素锦品质真的一般般。
舒漫胡乱的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睡的迷迷糊糊中,舒漫隐约感觉脚底下毛绒绒的,宋以淮这个树袋熊也凑了过来。
不过她实在是太困了,也懒得搭理他们。
这一觉舒漫睡的非常安稳,一觉睡到第二天清晨。
山林中鸟儿鸣叫声比闹钟还准时,舒漫睁开眼看了一眼窗外,天边只刚刚露出鱼肚白而已。
舒漫准备翻个身继续睡,只听窗外传来红眼麻雀欢快的叫声。
舒漫睁开眼还是无奈的看着床帐,村里的人也太积极了。
这天才刚蒙蒙亮就上山来拿玉米苗,早知道他们回来这么早,昨天她就应该说,让他们日上三竿再来。
既然村里人已经来了,舒漫就算抱怨,也只能默默的爬起来。
如果是按照往常,收碗收移动,宋以淮肯定就醒了。
可现在舒漫都下床了,宋以淮还眉头紧皱地躺在床上。
看他那模样,好像正在做什么不好的梦。
舒漫赶紧上前推了推宋以淮。
舒漫推了宋以淮好几次,宋以淮才慢悠悠的醒来。
刚睁开眼的宋以淮,看向舒漫的时候,那眼神看起来有冷,跟平日里的宋以淮完全不同。
舒漫眨了一下眼,只见宋以淮很快又恢复往日憨憨的模样。
“媳妇,刚才我做噩梦了,好多人追杀我。”宋以淮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蒙,很显然是被吓到了。
舒漫还以为是因为上次山匪的事。给宋以淮留下了心理阴影,她赶紧安慰道,“没事,梦都是相反的,我们起床吧,村里人来拿玉米苗了。”
“哦。”宋以淮揉了揉眼睛,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
舒漫眉头微皱,刚才宋以淮看她的那个眼神,她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似在哪里见过。
不过舒漫要准备玉米苗,也就没纠结这个,起身下了楼。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她就跟萧芷兰几人说好了,让她们今天一早把院子后面那片玉米苗,全都挖出来,装到竹筐里。
当然这些玉米苗大部分都是她空间出产,真正的玉米苗,估计连一亩地都不够种的。
舒漫一下楼,就看到萧芷兰和一个姑娘一起抬着竹筐往院外走。
“萧大婶,你都这么大月份了,这些重活让其他人来做。”舒漫上前阻拦的。
一竹筐的玉米苗怎么也有个几十斤重,万一萧芷兰脚下不稳,把自己给磕了,动了胎气,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唉,我总是忘记肚子里还揣着一个。”萧芷兰笑呵呵的说道。
自从舒漫给萧芷兰喝过灵泉水之后,她不仅感觉自己身体比以前强健了很多,肚子里的孩子也比以前乖不少,再也没出现见红这种情况。
她是个勤快的,总想着自己不能白吃舒漫的饭,每天跟个陀螺一般忙来忙去。
这会儿见大家把一筐筐玉米苗往外抬,她他也就没忍住,上前帮把手。
舒漫和萧芷兰说话的功夫,村民已经到了院门口。
他们看那一筐筐玉米苗,脸上都是开心的笑意。
“小姝,我们也不白拿你的玉米苗,我们用玉米换。”柳香和刘玉江把15斤玉米放在一个空竹筐里。
他们家要种两亩地的玉米,如果只用玉米种子差不多需要12斤的样子,多出来这3斤玉米,则是感谢舒漫帮忙育苗。
后面村里人过来拿玉米苗,也是根据一亩地6斤玉米种补偿给舒漫。
舒漫也没跟大家推辞,安心收了大家给的玉米。
这边等着领玉米苗的人比较多乱糟糟的。
舒漫指挥这宋以淮,把一筐筐玉米苗拿出来,再把收来的玉米,放到库房里去。
如此一来一回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到底换了多少玉米和玉米苗,也就没有人起疑。
更没人想过,舒漫后院那一片不大的地方,怎么能拿出来这么多玉米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