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当湿疹治了十年,皮肤溃烂流脓才知是癌!58岁阿姨全身“结痂”险丧命!
时间:2025-04-02 12:12: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58岁的李阿姨(化名)十年前发现大腿内侧有一片暗红色斑块,瘙痒难忍,抓挠后脱屑,医生诊断为“慢性湿疹”,激素药膏一用就是八年。可斑块逐渐蔓延全身,皮肤像“干枯树皮”般增厚,部分区域溃烂流脓,散发出腐臭味。家人发现她颈部和腋窝冒出核桃大的肿块,硬如岩石,这才慌忙转诊至皮肤科。
活检报告触目惊心:真皮层大量异型T细胞浸润,形成“亲表皮现象”(肿瘤细胞像蚂蚁钻入表皮),免疫组化显示CD3+、CD4+、CD8-,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阳性,确诊为蕈样肉芽肿(MF)——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中最常见的“隐形杀手”!
临床表现及分型
CTCL是一种源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年发病率低,约0.36~0.90/10万,已被列为罕见病。CTCL有多种亚型,最常见的是MF,占60%以上,其他常见亚型包括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pcALCL、LyP)、Sézary综合征(SS)等。
CTCL的分期可以根据疾病的累及范围分为早期和进展期。早期MF的表现为皮肤红斑或斑块,可能持续多年而没有明显进展。进展期MF则表现为全身多发皮肤结节或肿块,并可能出现红皮病,进一步累及外周血、骨髓及内脏。而SS作为CTCL的一种侵袭性亚型,其典型表现为红皮病、大范围淋巴结肿大,并且外周血中有大量Sézary细胞。
诊断
CTCL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表型及TCR克隆性重排检测。皮损组织的病理和免疫组化是金标准。MF的病理特征包括表皮萎缩、亲上皮肿瘤细胞分布及Pautrier微脓肿,免疫表型为CD2、CD3、CD5、CD4、TCRβ阳性,CD8和TCRγ阴性。
Sézary细胞强表达CD27,可与良性红皮病鉴别,CD158k作为新标志物在Sézary细胞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外周血受累的患者可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TCR重排辅助诊断,但早期疾病灵敏度较低。高通量测序优于RT-PCR,但两者准确度相似。CTCL的早期诊断仍困难,MF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为3~7年。
治疗
CTCL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常用的局部治疗有氮疥凝胶、光疗和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包括化疗、维氨蝶呤、免疫抑制药物以及靶向治疗,如西达本胺、莫格利珠单抗和贝沙罗汀。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MF/SS患者中有效。
自体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考虑用于复发或难治患者,但复发率高。组合治疗,如ECP与贝沙罗汀联合,正进行临床探索。
pcALCL和LyP等类型的CTCL治疗包括局部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治疗方案根据病情不同有所调整。整体治疗正向个性化和靶向化发展。
参考资料:
[1]张炎,刘洁,张薇.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4,53(01):48-52.DOI:10.16761/j.cnki.1000-4963.2024.01.014.
[2]晋红中,唐珂韵.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3,30(05):391-401.
[3] WILLEMZE R, CERRONI L, KEMPF W, et al. The 2018 update of the WHO-EORTC classification for 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s[]. Blood, 2019, 133(16):1703-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