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年轻成人院外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存活率及病因分析
时间:2025-02-22 12:08: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全球范围内,40 岁以下表面健康的成年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发病率约为 4 至 14 例/10 万人年。在美国,每年估计发生 35 万至 45 万例院外心脏骤停,约 10% 的患者能够存活。
在发生院外心脏骤停的年轻成人中,约 60% 在送医前死亡(推测为猝死),约 40% 存活至住院(成功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而 9% 至 16% 存活至出院(心脏骤停幸存者),其中约 90% 具有良好的神经功能状态(脑功能分类 CPC 1 或 2)。尸检研究表明,在推测为猝死的年轻成人中,55% 至 69% 具有潜在的心脏病因,包括猝死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尸检未见心脏异常,最常见于运动员)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等结构性心脏病。在年轻人群中,院外心脏骤停的非心脏原因可能包括药物过量、肺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过敏反应和感染。超过一半推测为猝死的年轻成人具有可识别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在院外心脏骤停的年轻幸存者中,约 2% 至 22% 可能被诊断出遗传性心脏病(如长 QT 综合征或扩张型心肌病),这一比例低于尸检证实的猝死非幸存者(13% 至 34%)。
成功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应接受基础代谢检测和血清肌钙蛋白检测、尿液毒理学筛查、心电图、胸片、头-骨盆 CT 以及床旁超声检查,以评估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或出血情况。应积极治疗可逆性病因,例如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异常,以及毒品或药物过量(包括可导致 QT 间期延长的药物)。如果初步评估未能确定院外心脏骤停的病因,应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筛查可能导致猝死的结构性心脏病(如隐匿性心肌病)或瓣膜病(如二尖瓣脱垂)。对于因非可逆性心脏病因(包括结构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综合征)导致院外心脏骤停的年轻幸存者,应植入心脏除颤器。
4总之,0 岁以下表面健康的成年人发生心脏骤停的原因可能是遗传性或获得性心脏病,也可能是非心脏原因。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年轻人群中,仅有 9% 至 16% 能够存活至出院。心脏骤停幸存者需要接受全面评估以查明病因,并且对于由非可逆性心脏病因导致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应植入心脏除颤器。
参考文献:
Tseng ZH, Nakasuka K.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Apparently Healthy, Young Adults. JAMA. 2025 Feb 20. doi: 10.1001/jama.2024.2791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76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