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迈不过这三道坎儿,未来生鲜电商或仍“行路难”
时间:2020-01-08 18:41: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
“呆萝卜”因线下门店扩张过快,资金链断裂,部分门店暂停营业;“吉及鲜”宣布融资失败,将大规模裁员、关仓;生鲜电商“我厨”被曝暂停服务,官网、App一度无法打开……去年年底,大批生鲜电商平台陆续被曝经营困难。
作为近年来颇受资本青睐的行业之一,业界巨头纷纷入局生鲜电商领域。但事实上,行业退潮远比想象来得早。未来生鲜电商的出路在哪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扩张速度快,产品同质化明显
“一方面扩张过快导致后续整体运营、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售后服务等问题频现,另一方面供应链短缺无法及时跟上。”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说。
她认为,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有保证的供应链渠道,发力高质量资源配置,才能让消费者买到具有高性价比的商品;同时,众多生鲜电商平台在产品种类、服务体验以及配送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并且始终处于烧钱培养市场、消费习性的阶段,这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无法持久延续。
以“呆萝卜”为例,2019年8月该公司上线了猪肉首件5折活动,750克的鲜带肉汤骨15.75元/份,600克的五花肉14.4元/份;而在当时,这样的肉价约为菜市场售价的一半。呆萝卜副总经理王朝晖曾表示,盲目扩张追求数量和速度,导致履单成本、研发成本失控,这是呆萝卜出现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
保鲜难度大,产业链粗放待解
“生鲜电商倒下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损耗大。”莫岱青说,虽然生鲜商品的毛利率很高,但由于产业链太长,从种植、选品、包装分拣、物流到营销等环节,都会直接导致产品的损耗扩大、利润降低。
《2019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提到,随着互联网购物习惯的养成和即时消费需求的增加,蔬菜在生鲜电商品类中有所增加,但“互联网买菜”供应链复杂、成本高等难题依然存在。
“常温零售产品的红利让投资资本艳羡,所以生鲜电商也被盲目的资本青睐,相关风险被忽视。”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东晓腾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东也认为,这让生鲜电商的经营者盲目铺摊子,盲目用常温产品零售电商的经营思路来经营。
触达消费者还差“最后一公里”
有统计显示,由于80、90后消费群体生活节奏快,对互联网服务更加依赖,生鲜电商“即买即得”的体验式消费人群也逐步增多。
“生鲜电商的保鲜问题B端做得好,但C端最后一公里其实有待完善。”陈虎东认为,B端的仓库到仓库、仓库到门店、仓库到商超等,冷藏冷冻物流车辆保证了温度要求;而C端冰袋、干冰、水等,都需要在短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否则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菜场有时效性,部分区域超市覆盖又不够密集,再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和便利性成为不少上班族优先考量的因素,这使得手机买菜有较大的用户需求。”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未来生鲜市场会呈现菜市场、超市和社区生鲜(手机App+前置仓)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局面。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高蕊认为,与其它电商业态相比,生鲜电商的零售本质在于对消费终端的“触达”。比如,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全渠道正在成为零售业态的标配,生鲜电商的发展不仅在于“线上下单”,更重要的是“线下如何送货”;当下前置仓和自提柜各有争论,本质上还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从农田到购物车再到餐桌的流通。
[ 责编:杨煜]